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 > 德育教育 > 德育活動德育活動
一路平安歌 滿園和諧曲——走讀生騎行電動車致家長的一封信
發布時間:2025-11-05 //echo ;?> 來源:學生與保衛科點擊:
尊敬的家長:
您好!
近年來,電動自行車因其便捷性成為重要交通工具,但未成年人違規騎行引發的悲劇屢見不鮮。據公安部統計,2024年全國未成年人電動自行車事故中,80%涉及未滿16周歲騎行或違規載人。孩子們的安全容不得半點僥幸,我們迫切需要您的理解與支持!
一、血淚教訓:真實案例警示
案例1:超速改裝釀慘。2025年7月·湖南益陽)
兩名學生駕駛改裝電動自行車超速行駛,失控撞墻身亡,F場監控顯示,車輛撞擊瞬間時速高達60km/h,兩人均未佩戴頭盔,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。
案例2:闖紅燈付出代價(2025年2月·江蘇南京)
未滿16周歲的孫某騎行電動自行車闖紅燈,與正常行駛車輛相撞。交警判定其負全責,需承擔車輛維修費及自身醫療費用共計4萬余元。
案例3:違規載人釀命案(2022年3月·廣東深圳)
王某(15歲)違規搭載同學李某騎行時側翻,后座李某重傷身亡。王某家庭因賠償問題陷入困境,教訓深刻。
二、安全隱患:六大風險不容忽視
1.法律紅線:福建省今年新出臺《福建省非機動車管理辦法》已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,其中規定:駕駛電動自行車須年滿16周歲,未滿年齡騎行屬違法行為。
2.生理局限:未成年人肌肉力量、平衡能力尚未發育完全,緊急情況下難以控制車速(部分車輛時速可達25km/h以上)。
3.行為隱患:常見危險行為:闖紅燈、逆行、違規載人、不戴頭盔、在機動車道穿行。
4.裝備缺失:正確佩戴頭盔可降低頭部受傷風險70%,但僅12%的學生能做到“全程規范佩戴”。
5.心理因素:部分學生存在炫技心理,喜歡“S形騎行”“競速”,事故發生率較普通騎行高4倍。
6.環境風險:上下學高峰時段,非機動車道人車混行,未成年人反應速度較成年人慢0.5-1秒,避險能力弱。
三、家長責任清單
1.嚴控騎行資格:嚴禁未滿16周歲學生接觸電動自行車,妥善保管車輛鑰匙。
2.裝備監督:為孩子配備符合國標的頭盔(認準“CCC認證”),每日檢查剎車、燈光等部件,不改裝電動車、不購買改裝電動車。
3.習慣培養:通過模擬騎行游戲強化安全意識(如“紅燈停”手勢訓練)。
4.示范引領:騎行時主動佩戴頭盔,不逆行、不搶燈,做文明出行表率。
安全無小事,責任大于天。讓我們以案為鑒,從今天起做到:不買超標車、不滿齡不騎行、不改裝電動車、不放任違規行為。守護平安,家校同行!
福建省郵電學校
2025年11月05日
上一篇:共筑無煙防線 守護健康校園——福建省郵電學校開展禁煙控煙主題班會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